日常生活中,许多中老年人群时常感觉到膝盖疼痛,膝关节发僵、使不上劲……这很可能是膝关节骨关节炎,应当引起重视。
数据显示,65岁以上人群中,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可达50%以上,而在75岁以上人群中,这一数值可达到约85%。
中老年人的常见病
什么叫骨关节炎?通俗地讲,骨关节炎是一种关节老化,就像人老了牙齿会掉、头发会白一样,关节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变。
这种退变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退化、磨损,进而发生骨质增生(骨赘)、硬化。正常的关节表面覆盖着一层软骨,随着年龄的增长,关节软骨逐渐发生退化、磨损甚至消失,在X光片上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、骨赘、骨质硬化。
骨关节炎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、压痛、僵硬、关节肿胀、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, 是困扰很多中老年人的常见病。
除了年龄,超重和关节损伤也是风险因素。增加的体重加大了对负重关节的压力,体重越重,风险就越大。在运动或意外事故中发生的关节损伤都会增加患骨关节炎的风险。
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通过减轻体重、正确运动、增强膝部肌肉力量、增加膝关节灵活性和协调性,可以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,改善膝关节功能。
选择正确运动方式
对中老年人来说,哪些运动方式更好?
散步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车及静力训练等都是正确的运动方式。
其中,散步步速控制在每分钟60步以内,每天20-30分钟。慢跑比散步的运动强度大,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锻炼效果。为了减少受伤的危险,要尽可能在比较松软的路基上慢跑。骑车的最大好处是锻炼的同时不会给膝关节带来额外的负担,但骑车时要注意坐垫不能放得太低。
在静力训练中,适当做些大腿前侧股四头肌的锻炼:坐在椅子边缘,腿伸直向上抬高15厘米,保持3-5秒,然后缓慢放下,每天2-3次,每次上抬10-15次。
凡是引起和加重膝关节疼痛的运动都应该限制,比如爬山、爬楼梯、深蹲、长时间中等强度跑步等,不要跟自己较劲。正确选择运动方式,应避免走极端。为了保护关节受损而静止不动,或者认为关节痛是因为缺乏运动而造成的、越痛越要锻炼,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。
消除认识上的误区
山东省立医院骨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袁林表示,骨关节炎在治疗上既要高度重视,也要消除认识误区。骨关节炎虽然也是“炎”,此“炎”非彼“炎”,不需要抗生素“消炎”,滥用抗生素有害无益。不必过度排斥消炎止痛药,这是治疗方案中的主要药物,且临床上有很多此类药物可供选择。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,能提高疾病的治愈率。
骨关节炎晚期会逐渐发生关节变形,通常表现为“罗圈腿”,这时常常合并有严重的关节疼痛和屈伸不利,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,往往需要“换关节”。
啥?换关节?我害怕,我不换,您还是开点止疼药吧!
膝关节置换真的这么可怕吗?
“换关节”准确的医学表述是“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”。
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只是将关节表面增生破坏的一部分去掉,再将同样厚度的人工关节安装在表面,类似于镶牙戴牙冠。
手术时间短:一般1-2小时就能基本完成,是成熟的手术,危险性没有大家想的这么高。
术后下地时间早:患者在术后2-3天即可下地扶拐短时间行走,且活动范围会逐天增加。术后一周,患者就可以自己洗脸、上厕所,生活基本能自理。
术后收益较大:如果所选假体质量良好,加之成功的手术和合理的术后康复,人工关节使用后的完好率还可以保持在90%。
术前评估确保手术安全:由于关节炎一般都是年纪较大的人,很多并发高血压,心脏病,糖尿病等,所以手术之前医师都会有系统的评估,以减少手术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