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前一天的夜晚,也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。这一天人们团聚一堂,共享团圆饭,等待新年的到来。除夕这个节日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寓意。一方面,除夕代表了旧的一年的结束,新的一年的开始,象征着人们告别过去的不幸和不顺,迎接新的幸福和美好。另一方面,除夕也是祭祖和祈求神灵保佑的重要日子,人们会上香祭祖,祈求家庭安康,子孙繁荣。除夕夜的烟火、灯笼和春联,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美好的期待,是一个集合了文明、历史和传统的重要节日。
除夕是中国人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,也是全家老小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“年三十”。为什么这一天要叫除夕呢?这个名字里面有什么寓意,又是怎么形成的呢?除夕这一天还有哪些有趣的风俗呢?第一星座网推出春节系列小常识,教你过一个地地道道的马年春节。
除夕是什么意思?有什么寓义?
除夕是指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上,也就是春节的前一天晚上,因常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,故又称大年三十。除夕这一天对全球华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。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,吃团圆饭,当晚往往通宵不眠,称之为守岁。有关守岁习俗的来历,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:
太古时期,有一种凶猛的怪兽,散居在深山密林中,人们管它们叫“年”。它的形貌狰狞,生性凶残,专食飞禽走兽、鳞介虫豸,一天换一种口味,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,让人谈“年”色变。后来,人们慢慢掌握了“年”的活动规律,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,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。
算准了“年”肆虐的日期,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,称作“年关”,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:每到这一天晚上,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,熄火净灶,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,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,躲在屋里吃“年夜饭”,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,所以置办得很丰盛,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,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,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,平安地度过这一夜,吃过晚饭后,谁都不敢睡觉,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。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。
在传说以外,据史料记载,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时期。“岁”字在中国古代与“年”字相通用,岁即是年,年即是岁。据《说文解字》释,“年”,“谷熟也”。《谷梁传》中也说“五谷大熟为大有年”。就连甲骨文中的“年”字,亦是谷穗成熟的样子。因而,可以推断,“年”是丰收喜庆的日子,而过年则是对丰年的庆贺和祈祷。
此外,除夕夜还要举行踩岁活动,即在院内将芝麻秸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,攒成一捆,谓之“聚宝盆”。然后,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,以“碎”谐“岁”,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,祝愿家道兴旺,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。
相关文章:的除夕为什么不放假?
除夕是几月几日?除夕的习俗详解
除夕和春节的区别,到底哪一天才是过年了!
相关文章推荐:
圣诞节图片大全
必须要看的春节旅游注意事项
挑选感恩节礼物的注意事项
感恩节送什么礼物给老婆合适
适合送给男友的圣诞节礼物